英语人>网络解释>触角的 相关的搜索结果
网络解释

触角的

与 触角的 相关的网络解释 [注:此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

Anthribidae

长角象甲科

鞘翅目(Coleoptera)长角象甲科(Anthribidae)昆虫,成虫常见於枯枝或真菌上,幼虫吃真菌、种子或枯木. 长0.550公釐(0.022吋),头延长成一短喙,称吻(snout). 有些种的触角长於身体,有的则短. 触角不像真象甲(象甲科(Curculionidae))那样是肘形的.

arachnoidea

蛛形纲

1.蛛形纲(Arachnoidea) 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头部不明显,无触角;具4对行动足. 常见的如蜘蛛、蝎子、蜱、螨等. 2.甲壳纲(Crustacea) 体躯分为头胸部和腹部两个体段;有2对触角;至少有5对行动足,附肢大多为2支式. 常见的如虾、蟹、水蚤等.

Cerambycidae

天牛科

鞘翅目(Coleoptera)天牛科(Cerambycidae)甲虫,约有25,000种,其英文俗名得自多数种的极长触角. 分布全球,但热带最多. 长2~152公厘(至多1/8~6吋左右),不过,若把触角计算在内,长度可增加2~3倍.

Hippoboscidae

虱蝇科

触角芒呈羽毛状,翅的第四纵脉和第三纵脉(10)麻蝇科(Sarcophagidae) 肩后鬃比沟前鬃为高,有4根背侧片鬃,其幼虫为尸生(11)虱蝇科(Hippoboscidae) 体扁平,革质膜,触角单节,具刺吸式口器,爪强大,胎生.

Muscidae

蝇科

仅有皮(9)蝇科(Muscidae) 虫体呈黑色至黑灰色. 触角芒呈羽毛状,翅的第四纵脉和第三纵脉(10)麻蝇科(Sarcophagidae) 肩后鬃比沟前鬃为高,有4根背侧片鬃,其幼虫为尸生(11)虱蝇科(Hippoboscidae) 体扁平,革质膜,触角单节,具刺吸式口器,

Odonata

蜻蜒目

8.蜻蜒目(Odonata)咀嚼式口器,触角短小刚毛状,复眼大;翅两对,膜质多脉,前翅前缘端有一翅痣;腹部细长;半变态. 如蜻蜒,豆娘等. 9.半翅目(Hemiptera)体略扁平;多具翅,前翅为半鞘翅;口器刺吸式,通常4节,着生在头部的前端;触角4或5节;

Sarcophagidae

麻蝇科

触角芒呈羽毛状,翅的第四纵脉和第三纵脉(10)麻蝇科(Sarcophagidae) 肩后鬃比沟前鬃为高,有4根背侧片鬃,其幼虫为尸生(11)虱蝇科(Hippoboscidae) 体扁平,革质膜,触角单节,具刺吸式口器,爪强大,胎生.

Tabanidae

虻科

触角分9~(5)虻科(Tabanidae) 体壮而粗大,胸、腹部或翅上具有不同的色彩. 触角分3节. 口器为(6)狂蝇科(Oestridae) 成虫口器退化,第4纵脉折向前,居翅尖之前,而第5纵脉折向(7)胃蝇科(Gasterophilidae) 成虫口器退化. 幼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消化道内,

Tenthredinidae

叶蜂科

圆柱形,多有黑、黄或褐色组成的斑纹.头宽、颈短.触角丝状,约为体长之半.前胸背板后缘凹入很深.腹部末节有1个角突;产卵管伸出于身体末端.幼虫白膜翅目叶蜂科(Tenthredinidae)昆虫的通称.中、小A型蜂.成虫较粗短.触角丝状,

receptors

受体

一个细胞对一个特殊信号分子做出反应的能力依赖它具备的特殊触角,这个触角被称为受体( receptors),它是由多肽组成. 许多受体是固定于膜上(membraneanchored)并暴露于细胞外层表面. 受体通过与对应信号分子(配基)结合来收集信息.

第8/16页 首页 < ... 4 5 6 7 8 9 10 11 12 ... > 尾页
推荐网络解释

haulage device:拖曳设备;运输设备

haul road 运料路;拖运材料的道路 | haulage device 拖曳设备;运输设备 | hazardous slope 危险斜坡

Let sb. in:让某人进

8.be late for school上学迟到 | 9.let sb in让某人进 | 11.travel around the world环游世界

half-long vowel:半長元音

semi-rolled vowel 半抖音 | half-long vowel 半長元音 | semi-long vowel 半長元音